企业内刊是指企业的内部刊物,形式上可以是一份报纸、一本杂志等,周期上可以是双周、月度、季度, 发行的范围主要包括企业员工、客户、顾客等关联人群。不难发现,企业内刊几乎成了企业文化工作的标准配置,是一种常备武器。
本文一共分上、下两个小节,今天首先看第一小节的内容:了解公司文化背景,成立编委会或编辑部;内刊准确定位、起名字、基本框架;宣传造势,稿件征集。
企业内刊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,是文化宣传的“前沿阵地,如果办内刊,该从哪里入手呢?
了解公司的企业文化背景,成立编辑委员会或编辑部。如果公司员工不太多,部门设置简单,没必要专门成立编辑部专人专做。启动一个编委会,总经理做顾问,一个主编或编辑。如果公司员工比较多,可以专门成立一个编辑部,公司高管做顾问,主编,编辑,特约通讯员等。具体设置,还要看公司的情况,一般初创时,大多都是兼职。只有等刊物成熟了,需要专职专做时,再招聘专人,明确分工。原来我们公司创刊时,前几期是报纸,一个人全面负责,而且还是兼职,排版也是外包给印刷厂来做的。后边内刊有了一定的影响力,公司专门成立了编辑部,配了2个人。排版是由企划部的平面设计人员负责。刚开始创刊时,一定要把老板或重要领导请进来做顾问,除了对内刊方向上的一些指导外,最重要的是得到领导全面支持,包括资金。没有这些支持,工作会很难推进。如果领导们带头支持,员工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才会高。有人愿意踊跃投稿,后边的工作才会相对容易些。
戏台搭起来了,并不表明就可以开唱了。接下来就是要确定内刊的定位、名字、基本框架。
内刊往往被赋予很多期望,似乎应该无所不能。实际上,内刊和其他读物一样,受众有范围,内容有限制,功能有边界,不能包罗万象。所以刚开始创刊时,一定要明确定位,有简单的诉求。
找准了定位,还要给内刊起个好听的名字,一个好名字更能体现企业的文化内涵,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有些内刊的名字在特殊历史时期也有一定的寓意,这个要根据公司特色来定。一般起名字分两种方式:一种是由公司高管开会时进行头脑风暴,最后选出一个最有代表性的名字。
每期约稿也是个重头戏,比如说最近公司的重点是哪方面,哪个部门?可以邀请部门的负责人,当然是有一定文字功底的领导最好,让他们写写营销问题?技术创新?等等热点话题。
最后,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,就是分散在各个部门默默奋斗在第一线的才子佳人。一定要深度挖掘这些员工的潜能,而且每个公司都会有这样一群人,他们可能不是什么很高收入和地位的领导,就是在平凡岗位上默默付出的普通员工。但同时他们又深怀绝技,深藏不露,热爱阅读,写作,爱生活,有情怀的文艺青年。